追记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副乡长李志霖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原标题:一粒“向党”而生的种子 正在蔚然成“霖”——追记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副乡长李志霖

  通讯员 赵芳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

  李志霖同志是西峰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楷模,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李志霖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根植于南梁精神的红色沃土,根植于农村发展的一线实践,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政治品质,充分彰显了党的群众工作优势。李志霖像一粒种子,迎着阳光,坚定信念“向党”而生,俯下身子一心为民,把根深深扎进了人民群众的土壤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019年10月29日,中共西峰区委决定,开展向李志霖同志学习活动,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奋发进取、创新实干的工作作风。一股学习李志霖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正在董志塬上涌动着……

  初冬时节,再次来到李岭村,村容村貌依旧整整齐齐、别致有序,校园里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红旗下时而传来孩子们洪亮有力的朗读声;海山寺的沟底深处,项目现场施工进行得如火如荼;和谐路上,几位村民正拿着扫把清扫街道……李志霖同志殉职九个月了,触景生情,感受到的是村民们对他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1] 生根发芽

  李志霖,1962年12月出生于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全家7口人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在生活困难,食不果腹的情况下,1981年10月,19岁的李志霖参军入伍。1982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的李志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他迅速掌握了娴熟的驾驶技术,成为汽车班班长。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多次穿越敌人炮火封锁,运送弹药和给养,荣立二等功,并被授予“模范汽车兵”称号。

  1988年11月,李志霖光荣退伍,被安置在原西峰市汽车运输公司,成了一名优秀的驾驶员。1998年因企业改制,他成了下岗职工。但有驾驶技术傍身的他很抢手,许多车队出高薪聘他去当货车司机,同事们也都想拉他一起去跑运输线。而李志霖却把再创业的地方选在了生他养他的李岭村。

  李志霖发现村里没有面粉加工厂,村民们常常要把小麦拉到十里外的什社乡上去加工,遇上天阴下雨,坑坑洼洼的泥水路让村民叫苦不迭。在村里办面粉厂成了他创业的第一步。两年时间,李志霖把小作坊办成了全市首家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标准化加工企业——白天鹅面粉厂,年加工小麦9500多吨,面粉畅销全市8个县(区)以及周边地区,年纯收入超15万元。在李志霖的带领下,村里闲散劳动力跟着他一起致富。

  有头脑,有思想,能致富的李志霖成了十里八乡的能人。一些有想法、有困难的村民,也找上门寻求出路与帮助,就连村民的难缠事都来找他“断官司”。久而久之,李志霖在村里的威望越来越高。在村“两委”换届之际,乡干部及李岭村的群众不谋而合,希望致富能手李志霖担任李岭村党支部书记。可一直生活在本村的家人们极力反对,他们太清楚李岭村这个“烂摊子”要想改变有多难。2000年前后的李岭村,基础滞后、赌博成风,各项工作在全乡排名靠后,包村干部不愿来,村民娶媳妇都成问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杆村”。可看着全村人期盼的眼神,李志霖下定决心:“我是党员,乡亲们有需要,我有什么理由拒绝!”

  2003年3月6日,41岁的李志霖当选李岭村党支部书记。自此,他将面粉厂外包,一门心思当起了李岭的家。

  走马上任的李志霖,也放了“三把火”:修缮校舍,填沟平路,充实班子。他雷厉风行,实干实抓的工作作风,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新闻稿中曾这样描述:“从干群关系紧张到干部一呼百应;从久处末位到跃居全乡第一;从‘烂杆村’到捧回‘五好标兵村党支部’奖牌;从人心涣散到大发展局面的形成……这些嬗变,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是在3个月内实现的,被人们称之为——‘百日振兴’”。

  群众信任了,干部给力了,李志霖干劲更足了。白天跑部门、争项目、要资金,晚上做规划、定任务、抓落实,最终打通了李岭村建设发展的脉络。

  如今的李岭村,户户通柏油路、家家用自来水;李岭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不足2000元,一跃达到2018年的9855元。李岭村拔掉了穷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李志霖被省委授予“五好党支部书记”,被评为“感动庆阳人物”,因工作出色,2016年被推选为什社乡副乡长,他分管的各项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就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在为李岭村海山寺固沟保塬项目积极奔走。

  [2] 开花结果

  “失去志霖,是我们老百姓的一大损失。”正在自家院子里翻晒玉米的村民李彦峰,与李志霖是发小。提起李志霖,他的眼眶中噙满泪花:“开着电蹦子去田间地头干活时,就会想起当年,他带领全村人,硬是把阻断祖祖辈辈通行的深沟壕给填平,把一条条坑坑洼洼的土路硬化的场景;每当吃完饭带着孙子去文化广场转悠时,看到那里的草木景观,宣传标语,总是想起他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忙前忙后的身影;在自家院子干活,每每有车在家门口路过时,总是不由地向外张望,总觉着,他还会像以前那样,早晚路过,都要进来和我说上两句……”

  村干部郑士新忘不了,2005年大旱,李岭村11个村民小组,每家每天只能供一大桶水,到最后村里7口机井全部断水。面对严峻的旱情,李志霖反复跑部门,多方寻求支持,第一口深水机井在李岭村小庄组建成的情景,“井深170米,用的是深井泵,不用灌压水,按钮一按水就能上来。”在那一刻,难以言表的喜悦与甘甜的井水一同涌进了乡亲们的心田。如今的李岭村,各类引水工程达到16个,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吃饭、种田早已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村民王喜兰忘不了,当初建设美丽乡村时,李志霖五次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就因他的一句“村里漂亮了,居住条件好了,娃娃娶媳妇也更容易了。”她忍痛放弃自家还在盛果期的两亩果园。“为了集体的利益,吃点亏不算啥。李书记说要让李岭村变个样子,让李岭人变个活法,我信他!”看到曾经被人嫌弃的“烂杆村”,跻身省级十大美丽乡村之列,人人乐道,游人不绝,王喜兰坚信,自己当年没有信错人。

微帮便民信息总站weibang78
发广告接单加客服cairen0123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淘恋找对象关注【免费】
关注微帮联盟
微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