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榆中县李家庄村:大棚春盎然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李家庄村:大棚春盎然

村民在温棚里管理蔬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江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立春已过,天气回暖,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村民陈吉宝、郭小燕两口子忙碌在温棚里,“这茬草莓又快熟了,马上要上市了。”

  温暖的大棚里,陈吉宝只穿了件单衣。“早晨温棚里20多摄氏度,中午高达30多摄氏度,穿薄些干活利落。”他一边介绍,一边忙着喷洒液体,“喷的是红糖水,既能给草莓补充糖分,又能预防下雪冻害天气,好比给人补充了葡萄糖,增加了能量。对植物要像对人一样好,果实就长得好。”

  陈吉宝精心呵护着大棚作物,他让妻子郭小燕专门放置了蜂箱,蜜蜂嗡嗡叫着飞舞在花间采蜜。一垄垄草莓根部覆盖着吸光、防杂草的黑膜,枝繁叶茂,长势良好。垄沟里均匀洒着玉米秸秆,秸秆还田腐化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补充阴天时作物所需。

  “我们严格按照公司要求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施的是农家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如果公司抽检不合格,不让开棚采摘。”陈吉宝所说的公司,是甘肃榆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由村支书张建文发起成立,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公司负责销售、技术、种苗,农户负责种植,带动群众发展特色果蔬,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提起这些年种蔬菜,陈吉宝感受变化巨大:“过去是低矮窄小的立柱土棚,现在是宽敞明亮的钢架立体棚,大型机械能开进大棚深耕细翻;过去种植西红柿、西葫芦、茄子等常规蔬菜,现在种植草莓、圣女果、西瓜等高档果蔬;过去1座棚年毛收入2万元,如今1座棚年毛收入7万元、纯收入4万元。”

  “早些年,日子很穷苦。如今的好生活,全靠党的政策好。”陈吉宝深有感触地说,县、镇、村里给政策、搭平台,技术有保障,市场不愁卖,全力引导和支持大家共走致富路。“草莓品质好,口感更好,网上销售很好,主要是回头客。”陈吉宝说,“我现在不愁销路,一门心思就是把草莓种好,把李家庄村的特色果蔬品牌擦得更亮。”

  站在李家庄村头,东面改建的200多座钢架日光温室,在太阳光反射下,熠熠生辉;西边矗立起一幢幢住宅楼,整齐排列。这是李家庄村通过“三变”改革,把农户的耕地流转整合,建设集“特色果蔬种植、农产品生产交易、乡村旅游休闲、田园娱乐体验、生态养老居住”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田园综合体,农户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还对分散的农民宅基地、公共设施区域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通过实施整村搬迁,村民将全部搬入楼房,实现村民变居民。

  54岁的村民陶香兰就是受益者之一。记者见到她时,她在合作社大棚里劳作。“这些天主要干些拔拔草、浇浇水、打打侧枝的活儿。合作社组织干啥我就干啥,比起以前种小麦、洋芋、苞谷等大田里的活儿,轻松多了,1个月还能挣3000元。在家门口上班,能顾得上家。”陶香兰曾家境贫困,她与儿子相依为命,自从村里建设田园综合体以来,她家的6.8亩地全部流转,每亩地年租费1000元,她还以耕地和宅基地入股每年获得合作社的分红。“儿子在县城务工,我在合作社打工,攒下钱就等着搬进分给我们的120平方米楼房,让儿子娶媳妇哩!”陶香兰憧憬着更好的日子。

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
关注微帮公众号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微帮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