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途径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关山月》剧照。该剧的主题为“回汉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

张家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陇东南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自治县。近年来,张家川紧扣县情实际,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索出了“五个一”的创建载体。

  一个好故事:传承民族团结进步好传统

  1942年,受党组织委派,上海人沈遐熙来到张家川开展地下工作。至解放前夕,张家川共建立党组织55个,发展地下党员522名,其中回族党员327名。以此为背景改编的红色革命题材电影《小儿锦》拍摄上映,影片全景呈现了张家川地区各族共产党员为解放大西北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故事,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力作。

  《关山月》,一部反映张家川民族团结的音乐舞蹈史诗,在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浓情上演。该剧以“回汉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用舞台艺术再现了张家川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团结情,翻身解放、致富奔小康的感恩情,各方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发展的感激情……

  “弘扬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的这些光辉历史,目的是教育引导全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信心决心,这是我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根’和‘魂’。”张家川县委书记陈晰如是说。

  为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张家川县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纲要(2016—2020年)》,牢牢把握“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把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传承光辉历史,展示民族团结好故事”征文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碗牛肉面:“拉”出千丝万缕民族团结情

  张家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紧盯“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张家川县支持以牛肉拉面为主导的清真餐饮业发展,建立了张家川县餐饮服务业孵化基地,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了对餐饮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的培训力度。

  目前,全县发展餐饮经营店18850家,宾馆170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每年创收达36亿元,店铺覆盖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300多个城市。

  在抓好技能培训的同时,张家川县注重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每年春节、开斋节期间,有关部门都要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民族团结、法律法规教育。同时,张家川还与湖北省、山东省等地签订《关于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协议》,建立互访联络、共管服务、经贸合作、维稳协作等机制。

  勤劳朴实的张家川人,也将“守法经营、诚信团结”的民族团结好传统带到了全国各地,在外餐饮经营户先后被湖北、河南、广东、陕西等地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一碗面’延伸到县外。如今张家川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浓浓的民族团结情。”张家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办主任李国恩说。

  一本好教材: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

  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张家川县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美丽的张家川》《中国梦·爱我家乡张家川》等校本教材进课堂,帮助各族学生了解张家川县乡土文化。

  张家川县各类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思想教育课,把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纳入学校班团活动中,建立各民族学生“帮学对子”,利用家长会、感恩教育、国旗下演讲等“家校共育”平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确保民族团结入脑入心。

  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张家川县城乡学校告别了“破房子、烂凳子、泥娃子”,取而代之的是标准的操场、整洁的餐厅、温馨的宿舍、崭新的教学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宣传栏和宣传展板清晰醒目。如今,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

  一眼饮水泉:描绘出民族团结进步好愿景

  “山里头陡不过大关山,川儿里干不干张家川。”一曲“花儿”唱出了祖辈们吃水的难题。2005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张家川县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0.1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3。老人们回忆,从早期各族人民同饮一泉水到同用一口井,直到现在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漫长过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解决吃水难题,张家川县各族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肩挑畜驮,成千上万民工大会战,同吃同住同劳动,建成了东峡和石峡两座大坝。竣工之时,各族群众群情振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欢呼庆祝……

  2005年以来,张家川县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县24.1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饮水安全通村率达100%,安全率达97.6%,彻底告别了群众肩挑畜驮、集雨饮水的历史。

  一曲好“花儿”: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月弯弯,山弯弯,秦人牧马原,三国街亭关,林海望无边,草原碧连天,这是我家园……”一曲深情的“花儿”将人们引入遐思万千的张家川。

  张家川自古以来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是古丝绸之路关陇古道的咽喉地带。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张家川“花儿”,是张家川回汉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结合“花儿”的保护传承,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搜集整理创作反映各民族团结奋斗内容的“花儿”200余首,选派传承人和专业歌手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组建花儿艺术团,每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精心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开展“花儿”文艺汇演,举办关山花儿会、花儿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关山青松根连根,回汉人民心连心……回汉团结一家亲,断了骨头连着筋。”一曲旋律优美的“花儿”唱出了生活在张家川县这片热土的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情,道出了关山脚下34万各族儿女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齐心奔小康、同圆中国梦的豪迈与激情。

(编辑:李华

[字号:]



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
关注微帮公众号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微帮微博